愛兔百科

  • 十個要幫兔兔結紮的理由

    十個要幫兔兔結紮的理由

    台灣民眾對於寵物的結紮觀念並不是很落實,其主要原因大多是以生育當做基礎點考量,例如只養一隻、都養同性,想讓他生一次就好等等,而另一部分民眾則是基於宗教、自然、生命等立場做為考量,因此對於寵物結紮持反對或保留的意見,而其中除了宗教信仰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可以透過教育宣導、持續溝通等方式逐漸讓飼主接受並瞭解結紮的觀念。
  • 兔兔也會閉上眼睛呼呼大睡

    兔兔也會閉上眼睛呼呼大睡嗎?

    關於兔子睡覺的疑問,許多飼主在飼養的過程中的確沒有機會好好觀察,頂多看過小兔兔放鬆趴著或伸出美人腿小歇片刻,很可能都沒仔細看過兔子睡覺的行為,因此誤以為兔子終其一生都不睡覺或都是睜著眼睛睡覺。其實兔子也是需要休息的,只是因為兔兔天性膽小且警覺性高所以不易觀察。
  • 2016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2016年是愛兔協會面臨艱困挑戰的一年,年初的一場廈門街緊急關懷救援案件就直接讓愛兔之家完全爆滿的狀態,一整年下來的收容案件量高達兩百七十件,除了依然是全國寵物兔收量最大的單位之外也創了協會史上新高紀錄,這讓值班的志工在工作上極度的忙碌。而為了服務中南部地區的兔友,愛兔協會今年也完成了組織轉型的工程,從地區性社團「台北市愛兔協會」轉型為全國性社團「台灣愛兔協會」,並在今年完成了北、中、南三個場次的寵物展教育專區全大考驗。
  • 2015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2015年是愛兔之家搬遷到內湖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度,更寬敞的空間也讓志工們有可以照顧更多急難中的個案。回顧今年許多重大動保案件發生,辛苦的是每個案件都大批且大量的收容,而欣慰的是主管機關已經開始習慣偵辦「寵物兔」相關案件,也順利開罰了好幾個案例,終於不再只是重視貓狗保護的單向思維。動保法修正案除了零安樂的條款之外,更通過了展演/示動物相關法規,這對於總是在觀光農場受難的可愛動物來說又多了一層保障,母法通過後協會也積極的與主管機關研擬實行細則,期待實施細則儘早完成並生效實施。
  • 2014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2014年、也是愛兔協會的第五個年頭,除了馬不停蹄的教育宣導與棄養案件救援外,今年志工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在百忙之中完成了愛兔協會的搬遷計劃,讓兔兔們的生活環境更好了,能在短期間內完成這樣大規模的搬遷,必須感謝所有一路支持與默默關心協會的伙伴們,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伸出那雙溫暖的雙手。愛兔之家今年收容案件達168件,是除了兔年以外的最高記錄,感謝褓姆團隊在這一方面持續給予協會重要的支撐力,讓志工們能夠一再挺過層層的難關。
  • 2013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協會花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在系統健制上,包括了捐款系統與收出養系統與志工報名系統等等,透過系統建構來減少人工作業時間與降低錯誤機率,補足愛兔之家始終不足的人力問題。

  • 2012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2012年也即將邁入尾聲,今年也是愛兔忙碌又一點小小混亂的一年,協會的表訂行程也都已大致執行完畢,無論是在教育宣導、公眾議題、飼主進修、志工訓練、兔友聚會以及救援安置等等議題上,常駐志工們與活動志工們都努力的在各自領域完成了超過兩百次以上的各式動保任務,更感謝全台灣所有的兔友以及願意關心此議題的朋友們,因你們的捐款、捐物以及直接參與,才能讓這個全台灣最迷你的動保團體再次的度過了任務重重的一年。
  • 2011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 2010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2010在忙亂與兔兔圍繞的時間裡,愛兔協會的志工們就這樣過了一年,回顧過往2010年協會重要事紀,發現協會的志工群真的非常辛苦,無論是行政志工、兔褓母、愛兔之家常駐志工、或是活動志工等等,總是在人少事多以資源不足下及中完成所有任務。以下列表無法逐一羅列全部事項,若有遺漏部分尚請志工見諒。具重大教育意義或特殊事件者,另以顏色或標示註記。期望未來協會可朝向專人專職之路邁進,造福更多兔兔。
  • 2009愛兔協會年度工作報告

  • 聽說養兔換肉率超高?結果真相是...

    目前全球經濟動物的平均飼料轉換率由高至低分別為:肉牛約8.0、肉豬4.0、白肉雞2.0,水產動物則為1.6 (以上為農委會資訊)。那兔子呢?根據統計以及研究資料顯示,以高穀物飲食飼養的肉類兔子的FCR為2.5至3.0,而沒有動物飼料的天然飼料飼餵的兔子的FCR為3.5至4.0。
  • 聽說養兔產肉救飢荒?真相是什麼...

    世界上長期飢荒地區(短期戰爭或政治難民不算)大多是伴隨著氣候導致的地貧瘠,所以基改過的大豆、土豆、玉米等抗災糧食自然是首選,畢竟飢荒是因缺水或者土地沙漠化導致保水能力不足所致,一般葉菜或蔬果植物無法生存或無法達到採收條件,所以只能栽種基改過的大豆、土豆、玉米等抗災糧食。但如果光憑兔子很會生就想用養兔取肉的方式去救飢荒,真的別鬧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