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社團法人台灣愛兔協會
寵物兔認養流程與須知

在填寫認養申請書之前,請先確認您在送出表單之後的45天內,不會有出國、遊學、出差或其他無法親洽愛兔之家辦理收出養的狀況發生,以免當協會發出邀約面談或通知接兔的時,您無法親洽愛兔之家辦理相關手續。除了時間的安排之外也請同時確認以下資訊:

  1. 申請人需為民法規定的成年人 、每次申請一隻。
  2. 十六歲以上未達成年標準,須由法定監護人需全程陪同並代表簽屬相關文件。
  3. 有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申請人就是實際照顧寵物兔的飼主。
  4. 認養需做面談、並不會現場讓你直接帶走。
  5. 認養用途僅為寵物陪伴,不涉及任何商業展售或動物利用。
  6. 同意完成晶片植入與寵物登記。
  7. 願意全程參與面談與流程。
  8. 詳閱並同意認養人條款


  


審單期會多久?
協會在收到申請單的十個工作天左右,會盡快內完成初審作業,但協人少事多,有可能會因為遇到重大任務或特殊案件導致審單延遲等狀況。若等待期過久,您可來電詢問。

  1. 審單、面談、接兔等都會有必要的法定程序。
  2. 若您急著三五天內就一定要帶兔兔回家,可能不適合這個制度喔。
  3. 請隨時注意您的手機簡訊、電子信箱(含垃圾信),以免遺漏相關訊息。
  4. 符合快速通關身份者,以雙方互約時間為準。

 

以下有幾種狀況「協會一定會退單」,領養前請務必先閱讀喔:

  1. 面談遲到未通知、無故未到或沒約時間就直接過來。
  2. 父母想領養給國中以下小孩。
  3. 未滿16歲或16以上但無法定監護人全程陪同。
  4. 未攜帶證件、填單資料與事實不符。
  5. 與人之間有溝通或理解障礙、有無法控制情緒障礙者。
  6. 農(牧)場、展覽展示、實驗、教學或其他等非寵物陪伴用途。
  7. 陪同面談者造成未來誰才是飼主的混淆。
  8. 協會有權拒絕(且不需理由)有疑慮的領養人。
  9. 若您不幸被退單(填錯兔子除外),至少需要再隔45天之後才可重新申請。
  10. 已成功認養者(同居住地或親友),請優先照顧好現有寵物,並至少隔半年後再申請。

  



領養申請前的觀念溝通


關於大量飼養的申請案件?

一般狀況來說,若申請人的家中已飼養達六隻(含)以上的寵物時,您的申請通常會被婉拒或是勸退。這個婉拒並不是因為您不好或有問題,只是協會認為兔兔未來是家中的同伴動物,每隻的個別健康狀況與身心都需要被獨立關心,過多飼養量除了影響照顧品質外也容易忽略個別身心健康狀況,因此會更加謹慎。

  • 已飼養六隻(含)以上的寵物時,通常協會面談時都會更加謹慎。
  • 已飼養十隻(含)以上的寵物時,通常會直接婉拒您的申請
  • 若您已是多數飼養者,或許您可以朝著轉型為個人專業中途,造福更多需要被幫助的兔兔。
  • 預防「動物囤積症」。
預防「動物囤積症」也是協會的另一層考量。許多大量飼養的飼主會在不自覺的狀況下逐漸演變成「動物囤積症」的狀況,而且通常飼主本身不會自知,甚至以此為傲,但這其實是一種困擾。協會已處理過太多起因為囤積症最後求助的案件,這些案主共通的狀況都會以愛心中途、救援者、愛心認養者自居,老實說這並不是很好的狀況。協會認為飼養寵物除了愛心與經濟之外,更不可缺少的是對每隻同伴動物的細心陪伴與照顧。許多大量飼養者通常只注意到自己的愛心但是卻忽略了未來的防患,一旦出現與鄰居相處不佳、飼主罹病、身心狀況異常、失去經濟依靠、甚至過世之後會額外衍伸出的許多後續照顧問題。愛兔協會的理想是建構一個友善於寵物兔的和諧社會,而不是簡單的去滿足飼主期望,因此在眾多考量下,協會通常都會婉拒這一類過多飼養的申請案件,還請多多見諒。


領養人為麼一定要有兔籠?

  • 專用兔籠很重要、那是兔兔的專屬房間而不是要關他。
  •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合格的兔籠是認養時的必備品,準備兔籠並不是要一直關他。
  • 兔籠是兔兔自己的房間,剛到新環境時可以先讓兔兔有安穩的小空間去慢慢熟悉環境。
  • 初期可在房間內慢慢訓練使用便盆、累積氣味(安心)、吃飯喝水等,飼主比較容易從飲食與糞便中去觀察兔兔適應狀況。
  • 當兔兔熟悉環境後飼主可以放養、圍片或全空間圈養都沒問題喔。
  • 當兔兔生病、不舒服或受傷時,兔兔的小房間(兔籠)就可以當做安全的休養空間,所以兔籠是飼養中很重要的設施喔!

為甚麼幫小孩領養都會被拒絕?
愛兔協會認為家中寵物陪伴小孩是一件很好的事,但這必須建立在父母本身就是個合格飼主且有正確飼養觀念上。若寵物只是父母送給小孩的玩具、獎勵,又或者只是父母希望讓小孩從飼養中自行摸索學習,那其實就失去初始的意義了。基於以上原因,愛兔協會目前不接受由父母出面幫國中以下的小孩申請領養,這並不是協會討厭小孩,而是家長需直接以未來飼主身份來申請,畢竟認養完成後法律上的飼主一定是家長、未來接受協會輔導、回報、帶醫療健診的後續照顧等等都一定是家長,故所有申請都以成年人申請為主喔。
  • 國中以下小孩缺乏定性與耐心。
  • 小孩大多只是衝動想養,並沒有做好終身照顧的準備。
  • 自己的小孩一定最乖,但往往志工看到的是父母根本管不住小孩。
  • 在法律上實際飼主父母,但過往案例往往將後續回報的責任推給小孩。
  • 家庭真心想飼養時,請家長先成為合格飼主後來申請。
  • 通過申請就表示家長是合格飼主,領回後再由家長以飼主身份去帶領小孩一起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