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兔百科

  • 台灣野兔復育經驗- 野兔13號

    因為疾病與傷勢與人類相處較密集的野兔13,則是先在運輸籠內先待了一陣子後,害羞慢慢走出運輸籠,回頭看了照顧員然後環顧一下四周環境後,才順著12、15的足跡方位用小跑步跳躍的方式離去,整個野放過程簡單而迅速,約在六點之前就完成。
  • 特殊案件 - 台灣野兔18、19

    2023年,協會的台灣野兔計畫收進到一對很特別的野兔,他們是編號第18、19號的案件,特別在哪?因為這是兩隻已經「被絕育」的野兔。一位居住在嘉義地區的民眾向協會通報,表示自己家裡目前飼養兩隻台灣野兔已經好幾年,而且都已經「完成絕育」了,但後續看到協會的野兔計畫後深感認同,所以決定通知協會並把野兔交付給協會,委託協會做最適當的安排...

  • 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訓練

    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訓練其實不用想像的太複雜,一隻健康野兔對於台灣棲息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復育野放訓練的重點在於屏除等待餵食的習慣與警覺性的養成,如果沒有把握完成下列訓練,那麼請不要試圖飼養,趕緊趁早將野兔寶寶放回原處吧。
  • 台灣野兔面臨的五大困境

    過去許多網路上拾獲野兔(尤其是幼兔)的案件,雖然最後都回覆網友說送回原地了。但志工後續私下或用其他方式訪談時卻發現,拾獲者真的能夠確實放回原處所的少之又少,大部份拾獲者其實只是隨處找個公園或綠地放生,並未真正的帶回拾獲當下的原處所。除了民眾願意將野兔寶寶帶原生處所的意願極低外,原生台灣野兔也同時面臨了以下困境:
  • 台灣野兔復育經驗談- 野兔八號篇

    2022年8月29日,南部某農民在噴除草劑的時候拾獲了兩隻小野兔,因為周邊棲地已經受到開發,農民將兩隻小野兔帶回,其中一隻身體較虛弱的小野兔已過世,另外一隻野兔則通報給愛兔協會。拾獲人自行用草食代奶餵養兩週,並於2022年9月17日轉回協會安置照料...
  • 台灣野兔復育經驗談-恰恰篇

    一位愛兔協會志工的先生在工作地區整理園藝時,意外的在草叢堆裡發現了一隻迷失的小兔兔,這隻剛學會走路的小兔兔一拐一拐的爬行著,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媽媽!由於附近常有蛇出沒,他們整理草叢時都常見到退掉的蛇皮或是死掉的蛇,這樣的環境下迷失的幼兔怎麼可能獨自在野外生活,即使有幸躲過蛇群的攻擊應該也很快變成了其他動物的點心了吧.... 於是志工的先生趕緊將小幼兔帶回,再轉交愛兔協會接手後續醫療與照顧。並且幫小幼兔取了可愛的名字叫做「恰恰」。
  • 任意捕捉販售、食用台灣野兔都是違法的喔

    台灣原生台灣野兔長久以來的捕抓甚至食用問題,相關法規已經林務局公告「營利性野生動物管理辦法」後,以正式生效實施,已有法源可管。所以日後看到山產或野味店買賣或食用台灣野兔(俗稱山兔),不用客氣!直接拍下來向林務局檢舉下去就對了!
  • 撿到台灣野兔怎麼辦?

    民眾在野外或郊外拾獲台灣野兔的案件其實不少,但其中90%以上的案例都是因整地除草時拾獲新生幼小兔(因為母兔被嚇走),但由於對台灣野兔缺乏認知又或者說無法分辨拾獲野生動物與拾獲寵物的差異,因此許多民眾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大多先撿回家才上網求援,導致錯失了母兔回巢接小兔的黃金時刻,因此特撰本文做為民眾拾獲野兔時的建議與參考。
  • 關於台灣野兔,你我都必須知道的大小事

    民眾拾獲台灣野兔上網求助的案件自2011年起開始激增,根據愛兔協會2010-2018年有關野兔的通報量統計,光是大台北市區民眾拾獲通報的案件就至少三次、拾獲數六隻,其中還包括台北市區內洲美橋下的河濱草原。郊區部份,台北市郊的墓園及其週邊山坡地,也有將近四次共七隻的通報量,其次大桃園市郊區(整地拾獲)、宜蘭(捕獸夾)、大台中地區田野旁省道(車禍)、園林地區(果園拾獲)以及均有拾獲野兔的通報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