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兔百科

台灣野兔面臨的五大困境

台灣野兔所面臨的五大困境

野兔五大困境

過去許多網路上拾獲野兔(尤其是幼兔)的案件,雖然最後都回覆網友說送回原地了。但志工後續私下或用其他方式訪談時卻發現,拾獲者真的能夠確實放回原處所的少之又少,大部份拾獲者其實只是隨處找個公園或綠地放生,並未真正的帶回拾獲當下的原處所。除了民眾願意將野兔寶寶帶原生處所的意願極低外,原生台灣野兔也同時面臨了以下困境:
  • 棲地滅失與路殺
  • 缺乏長期研究資料
  • 棄養犬貓造成的生存壓迫
  • 民眾錯誤介入
  • 基因近交衰退


 
一、棲地滅失與路殺:
近年來大量的都市開發、光電廠等等開發案,使得原生野兔棲地受到極大的壓縮與碎裂化,失去原生地屏障的野兔就是逐漸消失。而台灣現有的公路系統的友善動物廊道設計不多,根據特生中心路殺社的統計資料,自2017年至2022年期間,有將近150起可完整識公路野兔路殺通報(不含通報時已遭輾壓粉碎無法辨識的案件),若把無法辨識或未通報的案件加入,則路殺的實際數量會更多。
 
任何一個都市計畫或大型園區開發、都會使當地野兔族群覆滅 (圖片翻攝自網路)

 

掉落進溝區渠的野兔(翻攝自網路)  /  車禍路殺的野兔

  

國內公路系統的動物警示牌、獨缺台灣野兔警告牌

二、缺乏長期研究資料:

結至目前為止,專門研究台灣野兔的論文極少(五篇內),即使野兔就在大家的生活周邊。其實大家對台灣野兔的瞭解真的非常有限,許多的紀錄多是因為其他專案研究時順便調查到野兔的短暫經驗,文件資料不足且欠缺完整的務實照顧經驗。現有的田野調查資料大多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未更新了,台灣似乎找不到專門長期「研究台灣野兔」的專家(註:如果真的有專家,還請儘速告知,協會一定馬上去拜訪)。甚至網路查到的資料很多都是愛兔協會十多年前發表的文章被拿去拼湊再轉載。

  
協會的田野調查記錄

  
愛兔協會雖然不是學術或研究機構,但野兔的資料記錄頗多


協會的田野調查記錄

三、棄養犬貓造成的生存壓迫:
近年來遭棄養的家貓與家犬對原生野兔個體傷害極大,尤其貓的獵補天性極強,就算不進食也會以獵捕為樂,經常會讓棲息地內的野兔整群覆滅。除了流浪貓狗野外餵養的問題外,近年則是遇到公家機關將收容所的貓狗定時野放(TNVR試辦?)以及犬貓愛媽在生態敏感區餵養導致該區域野兔成為遊蕩犬貓的盤中飧,這也是個大問題。

 
 
遭到棄養犬貓攻擊的台灣野兔 (愛兔協會案例)

四、民眾錯誤介入
社會大眾因缺乏對台灣野兔的認識,在無法區分原生野兔與寵物兔的差異下,許多應該有機會被救援的野兔幼兔,被當成寵物兔直接帶離棲息地,短期內就因錯誤的照顧而走向死亡。少數案例即使有幸被民眾養活了,卻因為被當成寵物兔飼養而進行了絕育,這個在其他野生動物上不太可能出現的狀況,但卻真實的發生在台灣野兔身上,這些被當成寵物飼養然後絕育的台灣野兔,變成了該不該棲地野放的兩難。
 
  
野兔的幼兔,因外表可愛最常被當作寵物兔撿回家

五、基因近交衰退:
因各種土地開發(道路、水利設施、溝渠等…)導致野兔族群的棲息地遭切割、不同野兔家族間無法交流導致基因庫減少,近親繁殖比例持續增高後,同一族群出現近交衰退現象時(同一家族中出現有害疾病基因時無法被排除,導致該家族一段時間後走向滅絕),該區域內的野兔就會走向滅絕。

上圖顯示了近交衰退的一個例子。該案例中,a是有害的隱性基因、A則是可以壓制a的顯性基因。
當動物族群數不足時,動物出現顯性有害的aa基因型就會變多,使生物體更不適應其周圍環境。(維基百科)

六、其他

大家知道嗎?與台灣野兔血緣相近的香港原生野兔已經滅絕了。香港野兔就是因為過去被認為野外常見到而不受重視,然後隨著都市開發、環境開發、水利設備不斷的把棲地切割,保育資源又過度集中在少部分明星旗艦物種,等到驚覺不對時,野兔就已經消失了。這是不是跟台灣野兔目前面臨的處境很像呢?如果大家都還止是停留在網路資訊上澳洲野兔氾濫(註)的故事、如果還停留在野兔到處都有的舊觀念,那麼台灣野兔隨時都會步入香港野兔的後塵。
(註)澳洲野兔跟台灣野兔在生物分類上並非同種生物。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香港哺乳類動物列表
備註(EX)為該物種已經接滅絕

 
從近年來多份濕地、保護區、林地的自動相機生態調查報告中,可以發現目標區域內台灣野兔的OI值顯示解果都非常低。只有0到1.18之間而已,相對於白鼻心可以到61.3、鼬獾20.0、食蟹蒙21.78的數據而言,真的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