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兔百科

特殊案件 - 台灣野兔18、19

特殊的台灣野兔案例
野兔18、19號的小故事

這是一個特別的野兔案件
2023年,協會的台灣野兔計畫收進到一對很特別的野兔,他們是編號第18、19號的案件,特別在哪?因為這是兩隻已經「被絕育」的野兔。一位居住在嘉義地區的民眾向協會通報,表示自己家裡目前飼養兩隻台灣野兔已經好幾年,而且都已經「完成絕育」了,但後續看到協會的野兔計畫後深感認同,所以決定通知協會並把野兔交付給協會,委託協會做最適當的安排。
 
野兔18、19號 (通報人提供)
完成野兔辨識
由於協會收到的野兔通報,大多案件經過鑑定後其實只是「野兔色」的家兔,而非真的台灣野兔。而本案件的初始敘述是養了好多年、且「完成絕育」,所以剛開始志工半信半疑的先請對方提供照片、影片並附帶簡單的照顧敘述,以方便做初期辨識。之後志工發現這真的是個很特殊野兔案件,於是趕緊安排簡單的訪談,並在適當的時間把野兔轉入協會做後續照顧。

案件訪談的簡要整理
  (志工/Bonnie麗雯)
D小姐(案件的實際照顧者)剛開始只是很單純的寵物兔飼主,直到某日朋友意外拾獲兩隻疑似遭遺棄的幼兔,所以直覺的就找D小姐幫忙照顧,就這樣大家都還狀況外的時候,D小姐就這樣開啟了飼養台灣野兔的特殊經歷。以下是案件訪談的重點節錄:

問:一開始拾獲野兔的時間?以及照顧經過等等…
答:兩次野兔都是友人於田間拾獲,之後交給D爸爸帶回家飼養。第一次拾獲了兩隻小野兔,其中一隻很快就過世(啾啾),而存活的小公兔(Bonbon)一開始個性滿親人,會主動找人並趴人的腿上。第二次則是拾獲一隻小野兔幼兔(亮亮、送來協會的其中一隻),亮亮目前約五歲。亮亮一共有過四次生產,第一胎是跟初始野兔(Bonbon)一起生的,共兩隻但沒有存活。
  • 第二胎則是生一隻(萌萌、目前3歲,送來協會的其中一隻)
  • 萌萌出生時眼睛就有狀況,但我這邊的獸醫師無法處理。
  • 第三胎生一隻(皮皮),約3-4個月就過世;第四胎也是生一隻(球球),約3-4個月過世。
  • 不知道孕期多久生產,因為母兔也看不出來懷孕,也因分開養,放風會一起,不確定每胎間隔多久。
   
野兔18、19號居家照 (通報人提供)

問:餵養野兔的過程中,記憶較深刻的部分?
答:小野兔都是以人工餵食代奶+維他命粉(寵物用品店員建議),小野兔一兔一籠分開飼養,不太能摸,很害怕會抗拒!公野兔發情較明顯,會有騎乘的動作,也會抓住人的腳騎乘,有發現野兔也會想騎乘家中飼養的寵物兔。D小姐自己觀察到的野兔與寵物兔的差別如下:
(以下敘述為飼主的口述觀察、並非絕對生物科學依據)
  • 野兔很怕生人,聽到聲音會衝撞。
  • 野兔會發出叫聲:(註一)
  • 小野兔剛出生就聽的到、會發出聲音
  • 小時候很可愛,長大不親人、不認人,會很沮喪。
  • 家裡有陌生人來,要用大毛巾把籠子蓋住才會穩定,不要看見就好了。
  • 需要用布蓋眼睛或整隻野兔蓋住抓起來,野兔才會較穩定。
  • 剪指甲很難,會一直用力喘氣,所以幾乎沒辦法定時剪指甲。
  • 在結紮時有請醫院順便剪指甲。
  • 家兔較親人,野兔很害怕人、警戒心很重,也容易害怕緊張。
  • 野兔偶爾會抓地板
  • 小野兔一出生,就開眼。
  • 野兔之間似乎沒有攻擊性,沒看過互相打架。
  • 帶去看醫師有陰影,越害怕人。
  • 生氣不會跺腳,會有用手拍打或撲抓的行為。(註二)
  • 以上有標記符號的項目,是與協會照顧經驗相吻合的地方。
註一:這是協會確認野兔的重要關鍵,協會的案件也有觀察到這種類似彈舌的特殊聲音。
註二:這個動作敘述與協會照顧的經驗幾乎相同。

問:結紮安排(時間與當時的想法?
答:約3-4歲時安排結紮,主要是因為無法防止野兔懷孕,當時並沒有想太多。後來發現野兔結紮後根本沒辦法餵藥(太激烈躁動),還好野生動物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好,所以就給多一點飼料跟飲水之後他們自己復原了。

問:野兔們目前的居住空間及飲食?
答:平常會在家放風,但近期有壁蝨的問題在治療,所以沒有安排放風。房間裡面到處亂跑,會在瑜珈墊上衝刺,白天則是窩在牆角,會咬家具牆壁。(以下敘述為飼主的口述觀察、並非絕對生物科學依據)
  • 白天蟄伏,晚上亂跑,跑一跑定點窩著,放風可以一起放風
  • 大小便定點在木屑砂上尿尿,亮亮飲水多,尿也多
  • 飲食以飼料為主,牧草野兔不太吃,會吃大陸妹,喜歡吃生鮮蔬菜
  • 沒有特別安排健檢,不清楚牙齒是否過長
  • 外出旅遊時因野兔無法找代養,野兔暫放浴室飼養(多放飼料食物及水)
  • 飼料多給會讓野兔軟便多,對飲食相對節制,不會一直無限量的吃
問:怎麼會想讓野兔轉回協會?對野兔基地的期待?
答:因為家裡目前還有2隻寵物兔,而且將來會把生活重心會轉向教會及孫子,知道野兔計畫後,也希望給野兔有更適合的環境空間(看到協會設計的仿野外空間)。

問:是否有其他補充?
答:曾有人建議野放,但因為害怕亮亮萌萌沒有野外求生技能,也不知道要怎麼野放訓練,所以就留著繼續養。這邊的野兔都是田地鋤草時拾獲,但近幾年沒有野兔的消息,可能因田地翻耕的關係,之後沒有再出現小野兔的消息了。(棲地已滅失或該族群已絕跡)


本案件的野兔家族列表

從訪談中可以發現,除了兩隻剛出生就過世的小野兔外,其實飼主很貼心的幫野兔家族們都取了名字,飼養的過程中也儘量的用心照顧與觀察,所以在口述中也才會有許多描述與協會照顧經驗吻合,這些說明與觀察也間接的證明了一些野兔生活習性的特殊之處。飼主在第四輪的生育後,決定將兩隻成兔送去絕育。

野兔收容後的健診
協會接收這兩隻野兔成兔之後,隨即幫兔兔安排健診。野兔18號(亮亮)牙齒狀況不好,醫師幫野兔修了門齒及部分臼齒,左手關節處有舊傷可能曾經骨折後自癒,血檢蛋白質指數偏低,可以多補充營養。野兔19號(萌萌)牙齒狀況比亮亮更差,將來可能會有齒根膿包。眼睛結膜增生及舊傷,輕微脫水、肝指數稍高。
  • 應該是飼養過程中的驚嚇撞擊所致
  • 自體復原能力
  • 牙齒部份,原生的野兔壽命理論上較短、超過五歲的牙齒可能已經到末端了。
  • 初步觀察可能不再適合棲地野放(仍須討論)。
 
野兔19的結膜增生與舊傷、確定影響視力

野兔的身體記憶
18、19兩隻野兔來到協會後,志工先給予短暫的適應期(通報人是籠養),之後漸進改為不關籠飼養、再逐步把飼養區漸漸改成仿原生環境。18、19兩隻野兔來到協會後,根據觀察的結果顯示,就算已經長時間人為飼養的野兔依然明顯的保有野兔習性,例如白天時段幾乎是完全不動的擬態,直到傍晚或清晨時才開始有明顯的覓食活動,對聲音與光影的敏感度特別高等等,所以野生動物的身體記憶並不會因為人為飼養而消失。野兔仍保有的習性如下:
  
野兔18、19號的活力觀察,白天與黑夜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黃色線條是活動感應紀錄)
野兔18、19的後續
老實說,這兩隻已經絕育的野兔協會還未決定後續怎麼處理,尤其目前台灣沒有更多台灣野兔詳細資料與單一科別的野兔研究專家可諮詢,所以目前能做的就是先安頓好這兩隻野兔,然後持續向各層級的學者、專家多方徵詢與請教,共同彙整可用資訊後再制定出相對適合的方案。沒有哪一種做法一定最好,只有主客觀環境下的相對適合,一起持續維持台灣多樣生物的豐富性是總目標。

正在協會特別安置區中適應的野兔18 
補充說明:
相信本案件的野兔飼主絕對是出自善意的救援、收容、飼養,並且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絕育了這兩隻野兔,所以不能責怪野兔飼主,協會甚至很感謝。因為換個角度想,野兔飼主願意將案件過程分享出來,才能透過案例讓大家知道野兔議題的特殊隱憂,那就是被當成寵物飼養後「絕育」的問題。
野兔18、19並非目前已知的唯一特例,協會手邊資料顯示也有好幾個把野兔當成寵物飼養然後絕育的狀況野兔18、19是個拋磚引玉的開始,愛兔協會誠心建議無論任何原因飼養了台灣野兔,請儘速向協會通報並參與共同記錄 (協會並不會強迫要收容)。只有大家一起通力合作,共同將手邊的資訊有效統整、把經驗轉換成真正有意義的科學統計與數據,才可以成為日後各機關從事更多研究以及保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大家一起攜手為台灣野兔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