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野兔,你我都必須知道的大小事
愛兔協會志工、台灣野兔經驗總整理
認識台灣野兔
臺灣野兔是華南兔的一個亞種,原生華南兔分布於中國南部和東南部,並延伸到中南半島的越南北部。而隨著上古時期台灣海峽形成後,獨立生活在台灣的野兔族群就逐漸的演化成為了台灣的 「特有亞種。」、俗名山兔。
- 台灣野兔的蹤跡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從海邊的草生地至高海拔山區都有。過去研究紀錄顯示64%發現在海拔500m以下的地區,1,000m以下的紀錄高達96%。在臺灣最高的分布紀錄是位在2,280m的南橫公路的天池。
- 台灣野兔的外觀基除毛色之外,基本上與大家印象中的兔子差異並不大,田野保護色的棕色毛髮(黑、棕、白交織)是個特徵,比較不同是毛髮觸感與寵物兔相比較硬且無光澤柔順感,偶有部分突出鬃毛。野兔成兔後四肢較細長,臉型到鼻頭的距離比較長(相對於寵物兔)。飲食方式(草食)、生理構造(兔型目)與消化系統(後腸消化)等等都與寵物兔無差別,所以很容易讓人們將野兔與寵物兔混為一談。
- 臺灣野兔棲息的環境很多樣化,山區森林、丘陵雜林地、海濱防風林、以及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都可以發現。野兔偏好附近有灌叢或樹林的草生地(如溪床芒草草生地、墓園草生地、人工種植的牧草地等),尤其農墾地(甘蔗園、果園、竹林等)因為有固定可口的食物來源因此過去務農時代農家經常可以在田間捕獲。野兔對於台灣田野山林有絕佳的適應力。 野兔屬於晨昏性動物、非百分之百夜行。通常接近黃昏時會始出現活動,入夜後幾乎整夜皆有活動直到日出前的清晨。
野兔與家兔(寵物兔)的差異
野兔與家兔在正統生物學的分類上是同科(兔科)、但不同屬(穴兔屬、野兔屬),兩者間的染色體數目並不一樣,所以在理論上台灣野兔並無法與家兔直接交配生產下一代,或偶有下一代通常也會因基因不完全而早夭或無法生存。野兔與家兔關係並不是如黃金獵犬與拉布拉多間的關係、甚至比獅子老虎間的關係都更遠;而是比較接近人類與黑猩猩間的關係,所以請不在再把兩者當作同一種動物囉!
野兔與家兔在正統生物學的分類上是同科(兔科)、但不同屬(穴兔屬、野兔屬),兩者間的染色體數目並不一樣,所以在理論上台灣野兔並無法與家兔直接交配生產下一代,或偶有下一代通常也會因基因不完全而早夭或無法生存。野兔與家兔關係並不是如黃金獵犬與拉布拉多間的關係、甚至比獅子老虎間的關係都更遠;而是比較接近人類與黑猩猩間的關係,所以請不在再把兩者當作同一種動物囉!
.jpg)

民眾拾獲的台灣野兔
野兔從一出生開始就與寵物兔完全不同
野兔一出生時就有了毛髮,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開眼並爬出巢穴四處探險,這與寵物兔(家兔)新生時無毛髮且要一周後才開眼並移動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台灣野兔並非穴兔屬所以並不會像家兔一樣挖地洞躲藏,所以野兔以灌木叢為巢穴。過去舊資料中有人認為野兔一年只生一胎,但其實野兔也是屬於四季生產的都多產動物,但礙於生存環境壓力,野兔每胎的產仔數會約2-4隻左右遠比家兔的4-8隻要來的少。
野兔一出生時就有了毛髮,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開眼並爬出巢穴四處探險,這與寵物兔(家兔)新生時無毛髮且要一周後才開眼並移動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台灣野兔並非穴兔屬所以並不會像家兔一樣挖地洞躲藏,所以野兔以灌木叢為巢穴。過去舊資料中有人認為野兔一年只生一胎,但其實野兔也是屬於四季生產的都多產動物,但礙於生存環境壓力,野兔每胎的產仔數會約2-4隻左右遠比家兔的4-8隻要來的少。
野兔 vs 家兔
生物分類不同 (兔屬 vs 穴兔屬)
染色體不同 (24對 vs 22對)
出生模樣不同 (長毛+開眼 vs 無毛+閉眼)
出生模樣不同 (長毛+開眼 vs 無毛+閉眼)
築巢習性同 (躲藏 vs 挖洞)
產子數不同 (較少 vs 較多)
關於台灣野兔
隨著網路興起,民眾拾獲台灣野兔上網求助的案件自2011年起開始激增,根據愛兔協會2010-2018年有關野兔的通報量統計,光是大台北市區民眾拾獲通報的案件就至少三次、拾獲數六隻,其中還包括台北市區內洲美橋下的河濱草原。郊區部份,台北市郊的墓園及其週邊山坡地,也有將近四次共七隻的通報量,其次大桃園市郊區(整地拾獲)、宜蘭(捕獸夾)、大台中地區田野旁省道(車禍)、園林地區(果園拾獲)以及均有拾獲野兔的通報記錄。在台灣大部分被直接拾獲的台灣野兔都是因為民眾在做棲息地(整地、開發、農務、拓墾)整理時,嚇走母兔而直接拾獲剛出生的幼兔、少部分成兔大多是因為交通事故(車禍、路殺)才被民眾拾獲送醫。
隨著網路興起,民眾拾獲台灣野兔上網求助的案件自2011年起開始激增,根據愛兔協會2010-2018年有關野兔的通報量統計,光是大台北市區民眾拾獲通報的案件就至少三次、拾獲數六隻,其中還包括台北市區內洲美橋下的河濱草原。郊區部份,台北市郊的墓園及其週邊山坡地,也有將近四次共七隻的通報量,其次大桃園市郊區(整地拾獲)、宜蘭(捕獸夾)、大台中地區田野旁省道(車禍)、園林地區(果園拾獲)以及均有拾獲野兔的通報記錄。在台灣大部分被直接拾獲的台灣野兔都是因為民眾在做棲息地(整地、開發、農務、拓墾)整理時,嚇走母兔而直接拾獲剛出生的幼兔、少部分成兔大多是因為交通事故(車禍、路殺)才被民眾拾獲送醫。
最常見也最常被拾獲的野兔寶寶
以上大多數的案例在協會志工規勸下會原地放回(保育因素、後述),少部分由民眾直接送到愛兔協會或由醫院通報後志工去接回照顧。目前民眾拾獲的案例大多因幼兔離乳過早在缺乏母兔照顧下死亡,有一例由協會志工做人工補乳照顧成功存活一年多,原定做復育野放但之後因治療手術失敗而死亡,三隻受傷遭拾獲的成兔(車禍、捕獸夾)均在動物醫院治療中過世,一隻於治療完成後由獸醫師直接野放。
少數飼養成兔的台灣野兔 (愛兔協會檔案紀錄)
民眾通報遭捕獸夾困住的野兔案例 (註:抓耳為錯誤示範)
關於棲息地
台灣野兔雖然是台灣特有亞種,但因尚有足夠的族群未達保育動物的標準,所以社會上對於台灣野兔的研究就相對少很多,只有數個學術機構或學校做過短暫零散的研究,研究文獻內幾個族群棲息地分別是陽明山翠翠谷、墾丁頂社保育區等地,但其實台灣野兔的蹤跡在低海拔的郊區林區相當普遍,就過去通報愛兔協會的拾獲地點來看,其實連台北市區內都有出現蹤跡,所以台灣野兔比你我想像中的還接近我們。
台北洲美橋下的野兔寶寶(最接近市區案例)
撿到野兔怎麼辦?
民眾在野外或郊外拾獲台灣野兔的案件其實不少,但其中90%以上的案例都是因整地除草時拾獲新生幼小兔(因為母兔被嚇走),但由於對台灣野兔缺乏認知又或者說無法分辨拾獲野生動物與拾獲寵物的差異,因此許多民眾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大多先撿回家才上網求援,導致錯失了母兔回巢接小兔的黃金時刻,因此特撰本文做為民眾拾獲野兔時的建議與參考。
撿到野兔當下(現場):
不用懷疑!請直接放回原處並安靜的離去即可,這是目前保育界對於拾獲台灣野兔當下的基本共識。民眾直接拾獲的野兔通常都是新生乳兔,由於野兔一出生就有毛且迅速開眼走路(野生動物特性),所以在您拾獲的當下通常兔媽媽都會在不遠處,請將小兔兔放回原處並安靜離去,母兔自然會找回自己的孩子。
- 拾獲當尚未遠離現場時,請趕緊放回"原處"即可,兔媽媽會設法尋回照顧。
- 所謂的"原處",是指撿到兔兔的相同地點。
- 離原拾獲點越近越好。(或只少離拾獲點方圓50m的有遮蔽草叢範圍內)

萬一帶回家了:
萬一已經帶回家了怎麼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聯繫愛兔協會(台北、高雄)接手後續處置。很多案件都是人們第一直覺上網求助,但通常會引來一堆沒經驗又愛說嘴的奇怪建議,這反而讓你無所適從。請記住,不用去理會網路那些千奇百怪的建議或經驗談,只需根據下列原則處理即可:
萬一已經帶回家了怎麼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聯繫愛兔協會(台北、高雄)接手後續處置。很多案件都是人們第一直覺上網求助,但通常會引來一堆沒經驗又愛說嘴的奇怪建議,這反而讓你無所適從。請記住,不用去理會網路那些千奇百怪的建議或經驗談,只需根據下列原則處理即可:
- 已經帶回家、棲息已地遭破壞、網路案件輾轉換幾手...,那麼請趕緊聯繫愛兔協會協助。
- 愛兔協會的救援案例中,野兔寶寶有機會使用哺乳中的寵物兔媽媽帶大。
- 不要隨意PO網讓寵物兔中途帶走。
- 無法聯繫愛兔協會時,亦可詢問特生中心(南投)、野灣動物醫院(台東)是否可協助。
如果被寵物兔中途帶走了:
若沒注意到上述步驟,上網求援後被寵物兔中途帶去照顧,那怎辦呢?請趕緊告知該中途這不是寵物兔而是原生台灣野兔,請這位動物中途趕緊把兔兔帶去給愛兔協會(台北、高雄)做後續必要的處置。(註:不是所有寵物中途都能理解原生動物與寵物的差異,有些人會反對復育野放)
若沒注意到上述步驟,上網求援後被寵物兔中途帶去照顧,那怎辦呢?請趕緊告知該中途這不是寵物兔而是原生台灣野兔,請這位動物中途趕緊把兔兔帶去給愛兔協會(台北、高雄)做後續必要的處置。(註:不是所有寵物中途都能理解原生動物與寵物的差異,有些人會反對復育野放)
如果中途不還我:
速將本篇傳給寵物兔中途閱讀,並有禮貌的委婉告知不要試圖當寵物或隨意讓人領養,原生動物的復育與寵物照顧是不同的兩件事。請將原生動物交由專業的單位處理。若動物中途因故不信任、或不瞭解愛兔協會,那麼亦可請對方聯繫南投特生中心、野灣動物醫院(台東)等單位。
撿到時是受傷的怎麼辦:
拾獲兔兔的當下若有明顯受傷,請先帶去離你家最近的「野生動物醫院」(不是寵物貓狗醫院喔)給予治療,並在送醫完成之後請醫院趕緊聯繫愛兔協會(台北、高雄)進行後續支援。
為何要野放?野放之後是不是會死亡?好慘忍?
在野外的生老病死是屬於原生動物的自然生態圈,人類本就不應該干涉,更何況是台灣特有的原生物種。一隻復育野放的小野兔,如果能在之後1-2年的存活期中完成數次的繁衍,那麼小野兔已完成上天給他的任務,這就是自然。
在野外的生老病死是屬於原生動物的自然生態圈,人類本就不應該干涉,更何況是台灣特有的原生物種。一隻復育野放的小野兔,如果能在之後1-2年的存活期中完成數次的繁衍,那麼小野兔已完成上天給他的任務,這就是自然。
- 2009年愛兔協會曾有拾獲台灣野兔乳兔,並於照顧後預計實施復育野放計劃,但當時因為大多數寵物兔友對原生動物的認知不足,直指愛兔協會野放是故意要讓野兔去放死,當時志工遭受到很大的責難與辱罵。所幸近年野生動物的保育意識逐漸落實,民眾逐漸知道原生動物與寵物之間的差異,開始理解復育野放的重要性。
- 愛兔協會曾與台灣特生中心合辦數場教育宣導課程,民眾與兔友也逐漸了解寵物與原生動物的差異,對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已經能夠瞭解進而支持。
真的不能養在家嗎?
以保育觀點而言:無論是學術界或研究機構均不鼓勵民眾飼養原生種的野生動物當寵物。非研究目的飼養,除了私心的滿足之外對台灣野兔族群的保育其實毫無意義,保育的目的在維持野生動物自然生態樣貌並保持中高低階層食物鏈的完整度。以飼養觀點而言:台灣野兔是尚未馴化的動物,這裡指的馴化是指生體構造與身理演化,而非單純個性馴化,目前並無資料顯示市售寵物兔飼料、牧草以及過度精緻化的蔬果對於野兔的生存健康是否有幫助,人類能給予的獸醫師臨床資源與醫療也相當有限,真的要養請認養飼養寵物兔而非台灣野兔。
聽說都養不活,真的嗎?
目前能被民眾直接拾獲的大多是未離乳的新生幼兔或者是重受傷的成兔(例如捕獸夾),幼兔過早離乳又缺乏媽媽照顧下,很多案例都是會突然出現電解質失衡或軟癱抽抖症狀而猝死,因此存活率本來就不高;其他因車禍、獵人陷阱等狀況遭拾獲的成兔,也會因傷重導致身體機能衰弱而死亡,目前拾獲台灣野兔乳兔的飼養育成率約1/3。有極少部分因民眾不知情拾獲幼兔而飼養成功的案例,但不應視為推廣飼養的理由。
因車禍而被拾獲通報的野兔
愛兔協會曾有利用寵物兔母兔協助哺乳、成功救活野兔的案例
關於復育野放訓練
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訓練其實不用想像的太複雜,一隻健康的野兔成兔對台灣棲息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復育野放訓練的重點在於屏除等待餵食的習慣與警覺性的養成,如果沒有把握完成下列訓練,那麼請不要試圖飼養,趕緊趁早將野兔寶寶放回原處吧。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跟寵物兔棄養是兩回事,原生動物本就應該在棲息地自然繁殖與生存並回到生態圈中,不該出現在人類的飼養圈。而寵物兔則是因人類需求而出現,不具野外生存能力也不該被野外放生。
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訓練其實不用想像的太複雜,一隻健康的野兔成兔對台灣棲息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復育野放訓練的重點在於屏除等待餵食的習慣與警覺性的養成,如果沒有把握完成下列訓練,那麼請不要試圖飼養,趕緊趁早將野兔寶寶放回原處吧。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台灣野兔的復育野放跟寵物兔棄養是兩回事,原生動物本就應該在棲息地自然繁殖與生存並回到生態圈中,不該出現在人類的飼養圈。而寵物兔則是因人類需求而出現,不具野外生存能力也不該被野外放生。
乳兔照顧期:
- 除幼兔的協助哺乳外,不要額外的抱與撫摸,讓野兔保持野性。
- 飲食不定時、不時量的交錯給予,避免產生餵食期待。
- 以水盆取帶飲水器,保持野外舔舐水源的特性。
復育前飼養,環境盡量自然化,避免使用尿布墊、木屑砂等人工設備
野放準備與訓練期:
- 大量的綠色蔬菜、嫩芽等多樣化食物給予,減少對飼料的依賴。
- 適度摘取路邊野草(如咸豐草、蒲公英、狼尾草)給予,建立飲食習慣。
- 大量乾草取代尿布墊或木屑砂等寵物用墊料。
- 不需過度清潔環境與整理兔隻。
- 不用剪指甲、剃毛、餵食營養品(例如化毛膏、酵素)或任何寵物兔額外的照護。
- 成長中的野兔,請多注意其超乎想像的逃脫與攀爬能力。
- 協會有過野兔自行從籠舍上方開口逃脫而跌落受傷的慘痛經驗。
![]()
成長中的野兔,要注意超乎想像的逃脫與攀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