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 Q

    為何幫小孩申請都會被拒絕??

    A
    愛兔協會認為家中有寵物陪伴小孩是一件很好的事,也是一種正確的生命教育,但這些都須建立在父母本身就是個合格的責任飼主以身作則之上。若寵物出現在家中的目的是父母送給小孩的玩具、獎勵,或者只是父母希望小孩自己從中摸索,那其實就失去初始的意義了。基於以上原因,愛兔協會目前不接受由父母出面幫國中以下的小孩申請領養,這並不是協會討厭小孩,而是若父母真有心的話請以身作則,家長直接以飼主身份來申請就可以,畢竟認養完成後法律上的飼主一定是家長、未來接受協會輔導、回報、帶醫療健診的後續照顧等等都一定是家長,故所有申請都以成年人申請為主喔。
    1. 國中以下小孩缺乏定性、耐心。
    2. 小孩大多只是衝動想養,並沒有做好終身照顧準備的。
    3. 雖然都說自己小孩最乖,但是往往志工面談時看到的是父母根本管不住小孩。
    4. 許多申請案件遭拒絕後,變成父母因面子掛不住而質疑或責備協會。
    5. 在法律上實際飼主是父母,但過往案例往往協會關懷時,總將回報責任推給小孩。
    6. 若家庭是真心想飼養,請家長先成為合格飼主來申請喔。
    7. 通過申請就表示家長基本上是個合格飼主,領回後再由家長以飼主身份去要求小孩一起照顧。
  • Q

    我可以先接兔回家之後再採買物品嗎??

    A
    不行喔,志工並不希望兔兔的物品設備都還沒準備好就被帶回去。所以當您的認養申請通過後,請趕緊準備好「面談時承諾或當時約定」的所有物品以及整理好環境準備迎接兔兔。若接兔兔當天才說相關物品還在寄送或訂購尚未收到等等理由時,志工並無法判斷您是不適真的已經準備好了。這種狀況是會被拒絕接兔兔回家的喔!
  • Q

    領養人為麼一定要有兔籠??

    A
    • 專用兔籠很重要、並不是要關他
      • 專用兔籠是兔兔的房間,而不是要關他。
      • 兔籠是兔兔自己的房間,剛到新環境時可先讓兔兔有安穩的小空間去慢慢熟悉環境。
      • 初期可在房間內慢慢訓練使用便盆、累積氣味(安心)、吃飯喝水等,飼主比較容易從飲食與糞便中去觀察兔兔適應狀況。
      • 當兔兔和飼主彼此熟悉,且飼主也確認環境對兔兔沒有危險性時,飼主可以放養、圍片或全空間圈養都沒問題喔。
      • 當兔兔生病、不舒服或受傷時,兔兔的小房間(兔籠)就可以當做安全的休養空間,所以兔籠是飼養中很重要的設施喔!
      • 請不要誤解成協會強制認養人「只能關籠飼養」、「不准放養」。
     
    • 有上開口的外出籠
    • 合格的外出籠是飼主必備的設備,日常健診、生病就醫甚至外出參加兔聚時都會用到。
    • 寵物外出籠部分協會都會建議要有上方開口,以方便飼主抱進抱出。
    • 只有單邊開口的外出籠並不適合兔兔使用。
    • 單邊開口通常太小,遇到兔兔不願意出來,在拉扯之間常發生兔兔腳趾鈎傷或擠壓傷等狀況。
    • 若每次兔兔進出外出籠的經驗不佳,兔兔就更不願意進外出籠了喔。
  • Q

    我住很遠,可以不要去協會面談嗎??

    A
    很抱歉,認養人都必須來愛兔之家面談。認養人須按照兔兔的所在地前往面談,恕無法來台北面談高雄的兔兔、或去高雄面談台北的兔兔。
  • Q

    協會審單是甚麼標準,可以提供給我參考??

    A
    審核標準針對每隻兔兔設定的都不一樣,並沒有標準答案。
  • Q

    領養兔兔時,都一定要做寵物登記與晶片植入嗎??

    A
    協會自民國一百年起,所送養的寵物兔都會在新飼主接兔前,完成晶片植入的手續,接兔當天完成寵物登記確保飼主責任以及預防走失,寵物晶片與登記費用依相關規定收取。
  • Q

    我可以要求取回或刪除面談時的錄音錄影檔嗎??

    A
    無論有沒有成功送養,面談時的影音紀錄均做封存備查,並不會另外再提供喔。相關訊息請參閱認養人條款:https://goo.gl/n99zqj
  • Q

    請問可以用寄送的方式送兔兔過來嗎??

    A
    很抱歉,協會非寵物販售機構,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
  • Q

    請問面談一定要到愛兔之家(台北/高雄)面談嗎??

    A
    協會堅持認養面談必須面對面親自溝通與洽談,所以申請人是必須親洽協會面談的喔!目前協會志工人力有限,暫時無法提供到府面談或線上面談服務,認養人請親洽愛兔之家做(台北/高雄)面談喔。
  • Q

    請問領養協會兔兔,會送我家俱嗎??

    A
    很抱歉,協會資源相當有限,飼養的相關器材都必須不斷的重複持續使用,因此無法將兔兔的傢俱一併給予認養人。